11月29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复杂航天系统电子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沙龙活动在中关村园区举行,来自德国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研究所(albert-einstein-institute,aei)的gudrun wanner博士作了题为“空间干涉测量的光学模拟”的技术报告,来自航天五院、中科院长春光机所、中科院力学所、中科院数学院等单位的人员参加了学术沙龙。
lisa预计在2034年发射空间引力波观测任务,目前在其技术验证星“lisa探路者”以及地球重力场“grace follow-on”等任务中都采用激光干涉测量进行高精度空间位移测量。dr. gudrun wanner团队在多项任务中完成了激光干涉测量设计研制,包括提出了lisa pathfinder和grace follow-on的激光干涉测量方法,成功研制了lisa干涉测量的第一个原型装置,在该方向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扎实的工程经验。
激光干涉仪的光学机理仿真在原型设备的设计研制与测试环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gudrun wanner的报告首先简要介绍以上三项任务的背景情况,阐述光学仿真在干涉系统优化与结果分析方面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目前干涉测量光学环节的主要噪声源,并总结了目前仿真能力的现状和未来急需解决的问题。参会人员针对激光干涉仿真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复杂航天系统电子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一致同意双方尽快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中德cas-mpg合作项目中光学系统仿真的研究工作。
dr. gudrun wanner,空间干涉测量专家,2005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一直在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研究所(albert-einstein-institute,aei) 工作,长期从事lisa探测器的干涉测量和数据分析,参与lisa光学平台设计以及为未来基于空间的大地测量任务做准备。此外,她负责用于光学仿真的aei软件库ifocad的开发,作为pi对低地球轨道器链路中crc“geo-q”光学噪声源进行研究,担任lisa仪器组杂散光工作组的主席,并负责新cas-mpg合作中“a3光学模拟”部分的工作。
(供稿:复杂航天系统电子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