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惠大厅 > 新闻动态 > 新闻速递(头条)

空间中心研制的四台载荷随风云三号e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优惠大厅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21-07-05 |

  20217572833秒,搭载着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以下简称:空间中心)研制的微波湿度计-ii、全球导航卫星掩星探测仪、电离层光度计(多角度)和空间环境监测器四台载荷的风云三号e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空间中心于20198月全部完成了微波湿度计-ii、全球导航卫星掩星探测仪、电离层光度计(多角度)、空间环境监测器四台载荷的正样产品研制任务并交付卫星总体,20214月完成了整星的各项测试项目。在工作研制过程中,整个研制团队使用了多项新研产品和技术,创新性强,技术复杂,责任重大。空间中心全体研制人员发扬了大力协同的优良传统,团结奋战,攻坚克难,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完成了各项研制工作,确保了卫星总体计划的完成。 

  20215月卫星整装出发奔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执行发射任务,圆满完各项测试任务,并于20217572833秒成功发射。 

  风云三号e星搭载的微波湿度计-ii,共15个探测通道,星下点分辨率15km,系统整体性能指标大幅提高,灵敏度最优达到0.4k,定标精度最优0.8k,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探测频率为水平极化设置的183.31ghz118.75ghz,其中118ghz是晨昏轨道国际首次使用,89ghz166ghz为辅助探测频率,垂直极化。具有温湿度同步探测功能,工作于晨昏轨道,与上下午星组网,实现温湿度观测资料全球无缝覆盖,致力于为数值天气预报提供及时准确的大气湿度和温度初始场信息,提升对台风、暴雨灾害性天气的预警能力,长期连续的温湿度观测数据为气候和气候变化,再分析提供可靠数据源。  

 05星微波湿度计-ii 

  风云三号e星搭载的全球导航卫星掩星探测仪-ii(简称gnosii )是风云三号c星和d星上全球导航卫星掩星探测仪(简称gnos)的升级。 

  gnos国际首次实现gps和北斗双系统兼容的大气和电离层掩星探测,数据产品已业务化地应用到了我国grapes、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和英国气象局等知名数值天气预报系统中,并发挥了显著作用。 

  gnosii探测仪继承了gnos探测仪的掩星探测功能,同时又新集成了gnss-r海面风场探测功能,可实现电离层、大气层和海面立体监测,gnosii探测仪获取的大气参数廓线和海面风速产品数据集可用于全球和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气候变化研究和防灾减灾等领域。风云三号egnos ii将在国际首次实现gnss掩星和gnss-r遥感一体化探测、国际首次实现海面风场的散射计与gnss-r协同探测,将再次提升我国gnss应用在国际气象探测领域的影响。 

全球导航卫星掩星探测仪 

  电离层变化过程是空间天气研究的关注点之一,主要包括:卫星导航业务与授时、低频段sar的图像质量、hf/vhf /uhf通信 。风云三号e星搭载的电离层光度计(多角度)是一种具有三个探头的高灵敏度气辉强度探测仪,该仪器通过探测氧氮远紫外波段(132nm-180nm)气辉辐射强度,并针对日侧、夜侧和晨昏光照特性配置三个探头和三种工作模式,有望实现高灵敏度日侧、夜侧及晨昏时刻电离层气辉变化的监测,进而获得电离层电子密度、热层氧氮比等产品。该载荷为fy-3d星电离层光度计升级产品,d星在轨成功实现对夜间电离层电子密度和热层氧氮比的监测,e星在继承d星电离层-热层监测功能的基础上,全新配备星上定标功能,也是国际同类载荷上首次开展星上定标,为载荷数据的定量化应用提供保障。 

电离层光度计(多角度) 

  空间环境监测器是风云三号卫星的遥感仪器之一,其主要任务是监测轨道空间典型的环境要素的特征及其发生、发展过程。e星上配置的有高能粒子探测器、中能质子探测器、中能电子探测器、辐射剂量仪、充电电位探测器、磁强计和环境远置单元共7种载荷,对卫星运行轨道的粒子辐射环境、辐射剂量、表面电位和矢量磁场进行综合测量,为空间天气预警预报业务、航天活动规划、卫星防护设计以及空间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科学数据支持。 

环境远置单元               中能质子探测器                 

中能电子探测器

辐射剂量探测器        高能粒子探测器

 

磁场探测器          充电电位探测器

  (供稿:科技处)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