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位于巴西境内的南美磁异常区(sama)是地磁场总强度全球最小的扇区。该地区的高能粒子能量显著增加会对卫星、飞行器等的在轨运行、宇航员活动等产生影响;尤其在磁暴期间,中低纬度地区电离层等离子体密度会产生强烈扰动,给航天、导航、通信等带来严重影响。
南美实验室博士后juliano moro与天气室徐寄遥研究员等利用位于sama腹地、南美实验室圣玛利亚数字测高仪数据,分析了磁暴期间巴西上空电离层的响应,并与美洲地区同类数据进行了比较。科研人员重点分析了2018年8月25至29日磁暴事件,该磁暴事件由于包含了两次行星际日冕物质抛射和一次高速太阳风(hss),表现得异常复杂;通过比较f2层的临界频率(fof2)及其峰值高度(hmf2),两者的偏差用于量化电离层暴效应,结果显示,在主相阶段(8月25日至26日)观察的到不同的f区域响应,主要归因于电离层的行进扰动和夜间向东电场的扰动。结合物理机制分析得出,在早期恢复阶段(rp,8月26日),南美地区和北美地区的f区响应变得高度不对称,是由于热层成分的变化和快速的电动力学机制引起的。从8月27日至29日持续观测到的热层[o] / [n2]比值持续升高,以及hss和imf bz涨落引起的太阳风速增加是导致电离层变化的主要原因。在rp期间,电离层最强烈的正电离层暴发生在圣玛利亚上空(~120%)。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pace physics上。
文章链接:moro, j., xu, j., denardini, c. m., resende, l. c. a., neto, p. f. b., da silva, l. a., et al. (2021). first look at a geomagnetic storm with santa maria digisonde data: f region responses and comparisons over the american sector.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pace physics, 126, e2020ja028663. .
(供稿:天气室,南美实验室)
图一:2018年8月25-29日与平静期的fof2数值在不同台站之间的比较 (a) millstone hill (b) ramey (c) sāo luís (d) cachoeira paulista (e) santa maria, and (f) port stanley.